不锈钢防爆挠性管和防爆软管本质上是同一类产品的不同称呼,核心功能与结构高度一致,但材质和部分细节设计可能存在差异。以下从核心定义、结构特性、应用场景、材质与工艺四个维度展开分析:
核心定义与功能
防爆挠性管(又称防爆软管)是专为爆炸性气体或粉尘环境设计的柔性连接管道,其核心功能是:
防爆隔离:通过正压通风或补偿式结构,将安全区域的气体引入柜内,置换可燃性气体或粉尘,形成正压环境(压力通常维持在50-1000Pa),阻止外部危险物质进入。
柔性连接:解决钢管布线在弯曲、振动或设备移动场景下的连接难题,避免因刚性连接导致的电缆损伤或密封失效。
多级保护:集成过载、短路、漏电等多重保护功能,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正压腔状态,确保安全运行。
结构特性
两者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相似性,均由以下部分组成:
管体:
主体材质:金属软管(如不锈钢)、外层夹布橡胶、尼布增强软管护套或夹层钢丝编织网。
性能特点:耐燃、耐腐蚀、耐水、耐老化、挠性良好、结构牢固。
防爆标志:Exd II型(隔爆型)、Exe II型(增安型),符合GB3836.1、GB3836.2等标准。
管接头:
材质:不锈钢或电镀处理的金属材料,避免轻金属(如铝)以防止火花产生。
螺纹类型:公制螺纹、圆柱管螺纹或圆锥管螺纹,精度不低于6g/6H,螺距0.75-3mm,啮合扣数≥5扣,啮合长度≥8mm。
设计要求:管接头与管体连接牢固,确保密封性和防爆性能。
应用场景
两者均适用于以下高危环境:
爆炸性气体环境:1区、2区(ⅡA、ⅡB、ⅡC级)。
可燃性粉尘环境:20区、21区、22区。
温度组别:T1-T6(85℃-450℃)。
行业领域:石油采炼、化工、医药、纺织、印染、军工及军事设施等。
材质与工艺差异
尽管核心功能一致,但不锈钢防爆挠性管在材质和工艺上可能更侧重于特定需求:
不锈钢材质:
优势:耐腐蚀性更强,适用于化工、海洋等腐蚀性环境;机械强度高,可承受更高压力和振动。
应用场景:需要长期暴露在潮湿、腐蚀性气体或高振动环境中的连接场景。
防爆软管(广义):
材质多样性:除不锈钢外,还包括橡胶、尼龙、钢丝编织等,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。
工艺灵活性:部分产品采用平包塑软管外层编织钢丝,提高防水、防爆、绝缘性能;或涂覆阻燃聚氨酯材料,增强安全性。
实际选择建议
统一称呼:在采购或技术交流中,无需纠结“防爆挠性管”与“防爆软管”的称呼差异,重点应放在产品参数和性能上。
材质选择:
若环境腐蚀性强或振动大,优先选择不锈钢防爆挠性管。
若需灵活弯曲或成本敏感,可选择橡胶或钢丝编织防爆软管。
参数匹配:根据设备接口类型(如G螺纹、M螺纹、NPT螺纹)和长度需求(常规500mm、700mm、1000mm,可定制)选择合适产品。
标准认证:确保产品符合GB3836、IEC60079等防爆标准,并具备相关认证证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