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爆仪表箱与防爆检修箱的核心区别及规定解析
一、功能定位差异
防爆仪表箱
核心功能:保护内部电气仪表(如传感器、控制器、显示装置)免受外部环境(爆炸性气体、粉尘、腐蚀性物质)影响,确保设备稳定运行。
典型应用:石油化工装置区(监测压力、温度)、矿业巷道(气体浓度检测)、冶金高炉(流量控制)等场景,需长期连续运行的仪表设备。
防爆检修箱
核心功能:为检修人员提供安全操作接口,通过内置断路器、插座等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、设备连接及状态指示。
典型应用:临时检修作业(如更换照明灯具、维修电机),需频繁断电/送电的场景,强调操作的便捷性与安全性。
二、结构与组件对比
组件防爆仪表箱防爆检修箱
主腔结构增安型(Ex e)或正压型(Ex p)隔爆型(Ex d)主腔 + 增安型接线腔
内部元件仪表、传感器、接线端子微型断路器、塑壳断路器、指示灯、防爆插座
防护等级IP65(防尘防水)IP54-IP65(根据环境选择)
密封设计双重密封圈 + 防爆玻璃观察窗隔爆面螺纹啮合(≥6扣) + 密封圈
三、防爆标准与适用环境
气体环境分级
ⅡA类:乙烷、丙烷(最小点燃电流比>0.8)
ⅡB类:乙烯、丙烯(0.45<MICR≤0.8)
ⅡC类:氢气、乙炔(MICR≤0.45)
防爆仪表箱:需根据介质危险等级选择对应防爆标志(如Ex d IIB T4)。
防爆检修箱:通常覆盖ⅡA-ⅡC类,但需确认插座、断路器等附件的兼容性。
温度组别限制
T1-T6组别:对应设备表面最高允许温度(如T4为135℃)。
仪表箱:需确保仪表工作温度低于组别限值(如热电偶需选T6级箱体)。
检修箱:断路器分断时可能产生电弧,需优先选择T4/T5级以降低引燃风险。
粉尘环境适用性
防爆仪表箱:需满足DIP A20/A21(可燃性粉尘层厚度≤5mm)或DIP B20/B21(厚度>5mm)标准。
防爆检修箱:若用于粉尘环境,需加装防尘插座及密封盖,并标注“DIP”标志。
四、操作规范与安全要求
防爆仪表箱
安装要求:
避免阳光直射,箱体与墙壁间距≥0.8m,便于散热与维护。
仪表接线需采用防爆挠性管,弯曲半径≥管径5倍,防止机械损伤。
维护要点:
每季度检查仪表零点漂移,每年校准量程误差(≤±0.5%FS)。
更换仪表时需断电操作,并使用防爆工具拆卸接线端子。
防爆检修箱
操作流程:
断电前确认负载已切除,悬挂“禁止合闸”警示牌。
使用防爆插座连接设备时,需插入到位并旋紧锁扣,避免接触不良产生电火花。
安全禁忌:
严禁带电开盖检修,隔爆面损伤深度>0.5mm时需报废处理。
禁止在箱体顶部堆放杂物,防止雨水积聚导致绝缘失效。
五、选型与定制建议
环境适应性
腐蚀性场所:选用316L不锈钢外壳 + 环氧树脂涂层,防爆标志需标注“Ex d IIC T6 Gb”。
高振动环境:采用加厚钢板焊接箱体,内部元件加装减震橡胶垫。
功能扩展性
仪表箱:可集成HART协议通信模块,支持远程参数设置与诊断。
检修箱:预留模块化插槽,支持加装漏电保护器、电涌抑制器等附件。
合规性验证
要求厂家提供防爆合格证、CCC认证及型式试验报告。
进口设备需确认是否符合GB 3836标准(等同于IEC 60079)。